0.jpg

這款麵包之所以名字這麼長,是因為它集合了幾乎所有好吃的網紅元素——不管是滑嫩拉絲的麻薯,還是鹹甜平衡,口感沙沙的蛋黃、肉鬆和蜜豆,或者香醇的芋泥,在這裡都能找到。而且這幾種味道搭配起來意外的協調,每一口咬在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美味,讓人充滿驚喜。怪不得今年成為許多西點店的招牌產品,很多年輕人要排隊買來吃。它的製作方法和普通夾餡小餐包類似,因為內餡比較豐富,所以稍麻煩一些,不過並不難,自己在家就可以做。接下來一起看看做法吧。

A.麵包體:牛奶200克,酵母粉4克,高筋粉380克,雞蛋1個,白砂糖40克,鹽2克,玉米油20克。
B.內餡:鹹蛋黃9個,肉鬆180克,蜜豆150克,麻薯餡適量,芋泥適量。
C. 麻薯餡:糯米粉180克,玉米澱粉55克,白砂糖70克,黃油(或玉米油)15克。
D.芋泥:芋頭100克,水少許。
E.裝飾:蛋黃1個,水少許,椰蓉少許。 ”

食材明細:
主料
麵包體
適量
內餡
適量
麻薯餡
適量
芋泥
適量
表面裝飾
適量
麵包體
牛奶
200克

酵母粉
4克
高筋粉
380克
雞蛋
1個
白砂糖
40克

2克
玉米油
20克
內餡
鹹蛋黃
9個
肉鬆
180克
麻薯
適量
蜜紅豆
150克
芋泥
適量
麻薯
糯米粉
180克
玉米粉
55克
細砂糖
70克

300毫升
黃油
15克
芋泥
芋頭
100克

少許
裝飾
蛋黃
1個

少許
椰蓉
少許

蛋黃肉鬆麻薯紅豆芋泥包的做法步驟:

1.jpg
1. 先準備好製作麵包的食材。麵團要經過兩次發酵後再烘烤,組織更細膩有彈性。麵團發酵的同時,也為製餡留出了合適的操作時間。

2.jpg
2、將牛奶、酵母粉、高筋粉、雞蛋、糖和鹽依次倒入廚師機和麵桶內。注意糖鹽不要直接接觸到酵母,會影響發酵效果。

3.jpg

3、啟動廚師機和麵。如果家裡沒有廚師機,手動和麵也可以。

4.jpg
4、和成光滑的麵團後,倒入玉米油,繼續和麵到完全吸收,起筋。剪一塊麵團,能抻開稍厚的膜即可。這個狀態的麵團製作小餐包正好,如果要製作吐司,還要繼續和麵到完全擴展階段,即能拉出又薄又不易破的手套膜。

5.jpg
5、接下來將麵團滾圓,放入大碗裡,蓋好保鮮膜,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發酵。夏天室溫較高,室溫發酵就可以,如果是冬天,最好放入烤箱內恆溫發酵。

6.jpg
6、大約50分鐘左右,麵團可發酵為2倍大小,第一次發酵就完成了。

7.jpg
7、趁麵團發酵的時候,來製餡。準備好鹹蛋黃、蜜豆和肉鬆,芋頭刮皮切塊。

8.jpg

8、做麻薯餡,準備好各種材料。

9.jpg
9、將糯米粉、玉米澱粉、白砂糖倒入大碗中,攪勻到無顆粒狀態,蓋好保鮮膜,和芋頭塊一起放入蒸鍋,大火蒸25分鐘。

10.jpg
10、蒸麻薯和芋泥的同時,把第一次發酵完成的麵團排氣揉勻,分成大小相當的9塊,每塊約75克,滾圓後蓋好餳面10分鐘。

11.jpg
11、將鹹蛋黃放入微波爐,中火加熱30秒,約加熱3次之後,蛋黃就熟了,放在一邊晾涼。再把蒸熟的芋頭碾成泥。蒸熟的麻薯餡趁熱拌上黃油,攪勻後晾涼。

12.jpg

12、接下來開始包餡。把一小塊麻薯、芋泥、一個鹹蛋黃,和少許蜜豆、肉鬆放在一塊兒保鮮膜上,包起來擰成團。

13.jpg
13、取一塊餳好的麵團擀成圓片,將成球的餡料放在中間。

14.jpg
14、像包包子一樣,一邊收口一邊將餡料往內壓,最後捏緊封口。

15.jpg

15、將接口朝下,放在烤盤中。每個中間要留出一定空間,這次放入烤箱中進行二次發酵。

16.jpg
 16、設置發酵溫度為28度,發酵30分鐘左右。

17.jpg
17、待發酵到1.5倍大小,在表面刷少許蛋黃液(蛋黃加水攪勻),再灑一點椰蓉。

18.jpg
18、放回烤箱中層,上下火160度烤25分鐘左右,取出晾涼,就可以吃啦。

小竅門:
1、我使用的白砂糖是甘汁園雙碳白砂糖,未經硫化處理,質地純淨無雜質,安全放心。
2、烤盤是學廚60X40不粘大烤盤,能放9個150克的麵包,空間夠大,不會發生粘連;烤箱為柏翠PE5609,60升容量,放入這個尺寸的烤盤正好;廚師機為Kitchen Aid。
3、內餡包入麵團之前,一定要晾涼到不燙手的狀態,不然會影響二次發酵的效果。
4、做好的麵包每個約重130-150克左右,個頭與菠蘿包類似,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餡料的比例和整體的大小。
5、由於天氣炎熱,做好的麵包最好密封陰涼處保存,2天內吃完。不要冷藏,會加速澱粉的老化,影響口感。可以直接冷凍,吃的時候拿出來自然解凍,再复烤一下就行了。

使用的廚具:廚師機、烤箱、蒸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rry的廚房日記 的頭像
    Cherry的廚房日記

    Cherry的廚房日記部落格

    Cherry的廚房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